調整信念重於方式
「以後生小孩,你會怎麼帶勒?」「都聽你的啊!我沒意見」育兒之前,父母不論是溝通想法,或是以別人帶小孩的狀況討論,自認已經做過事前演練,然而殊不知,孩子一出生後,許多枝微末節都成了夫妻倆所爭執的內容。
教養,是門大學問。除了言教,就連身教、境教皆是教養中的重要環節,實在難以藉由「假想」先行演練,加上每個孩子先天特質不同,衍生而成的教養問題也是多如牛毛,觀念差異也就南轅北轍。
一致教養觀並非絕對
泰山基金會執行長黃翠吟表示,想要夫妻雙方擁有一致教養觀,難度甚高,因兩人的原生家庭、心性皆有所不同,她建議,經由有效溝通若能達成充分「磨合」即可,無須要求完全「契合」。
雖說教養觀相同固然最好,可灌輸幼兒一致教養觀念,但是她提醒父母,夫妻間更須注意的應是,教養過程中「是否能夠維持親密親子關係」,而非執著於協調兩人一致教養觀,例如當夫妻兩人教養想法皆為「直接」、「火爆」,雖說教養看法一致,然而卻易造成幼兒情緒缺乏適當出口,可能促成其個性封閉,或是與家長關係日漸疏離,如此一來,即便教養觀相同也無助於幼兒身心發展。
以下藉由3組不同家庭環境教養想法,提醒家長,面對教養想法不同時,應當如何處理,才可減低,甚至避免夫妻兩人正面衝突,亦可充分達到教養之效。
我家爸爸好兇唷!
【案例1】
3歲多的小齊,天性好動,父母一個不注意,他就把家裡東西拿來支解,無論是電器、玩具,無一倖免。不巧今天被剛回家的爸爸撞見,爸爸立刻破口大罵:「你為什麼這麼不乖,剛買的東西你也拿來拆。」媽媽快速地從廚房跑出,阻止爸爸並說:「你不可以這樣!幹嘛動手動腳,小孩子還小,不會好好講唷!」
日後,自然而然,在管教孩子時,成爸爸扮黑臉,媽媽扮白臉,小齊只要一犯錯,當爸爸正舉起手時,他就會快速跑到媽媽身後尋求保護。
自家解決辦法
媽媽強迫自己改變教養方式,漸漸開始對孩子使用打、罵的教養方式,以免讓孩子認為媽媽好講話,即使犯錯也不會被兇。
專家評估
黃翠吟說到,高壓式教養容易扼殺親子間的親密關係,孩子年紀愈大,愈不建議使用打罵方式,因若只是打、罵,卻不說明動怒原由,易在孩子心中產生怨懟、不解。假使欲讓孩子了解媽媽並非「永遠的避風港」,不見得要迎合爸爸,改變自身教養態度,建議可用別種處罰方式告知他:「你哪裡做錯了?媽媽罰你站10分鐘」說清理由讓孩子知錯,在予以適度處罰。
※專家建議.避免直接阻止
以此案例而言,黃翠吟指出,當父母任何一方正在教養孩子時,假如另一方無法認同,經評估當下孩子並無危險後,建議先用權宜之計──「暫時迴避」,如案例中的媽媽不要當下直接干涉爸爸,因媽媽直接介入父子之間,當著孩子的面告訴爸爸:「不可以」時,其實會誤導孩子以為是爸爸錯,跟他本身無關,如此一來,將會造成爸爸往後在管教時使不上力,也使夫妻之間更加容易因為教養觀念不同,而產生裂縫。黃翠吟建議媽媽不見得要配合爸爸的教養態度,畢竟改變自身心性並不容易,若不滿他的教養方式,建議事後可與爸爸做進一步溝通,以期互相調整。
和配偶溝通之餘,事後也必須「清楚」告訴孩子,爸爸管教的目的為何?如此可有效安撫孩子情緒,維持和睦親子關係,避免孩子認為自己只是大人的「出氣包」。另外,也建議媽媽不要只是一味盲目地保護小孩,應當利用機會教育,告知小孩以後相同問題發生時,應該如何處理,將有助幼兒往後的社會相處能力發展。
★【小提醒】
訓練自身耐心不可忽
小孩到了特定年紀,總會對身旁物品產生強烈好奇心,東拆西摔,惹得父母們好不生氣,此時,孩子只是正在探索世界,父母若能先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,多加告知幼兒應當遵行原則即可,例如拆掉玩具,必須自己恢復原貌,或是把東西收好,孩子若能做到,則加以鼓勵。除此之外,父母們也必須鍛鍊自身「耐心」,期許自己「1件事情沒有重複講3次以前,絕不生氣」。
我家媽媽很強勢?
【案例2】
Natalie是個剛滿1歲的混血bobo,爸爸來自美國,教養態度相當開放,很多事情總希望讓孩子「自行嘗試」,今天爸爸帶她去買玩具,在Natalie眼前有3個玩具,爸爸希望她可以自己選擇,不過,媽媽卻認為「孩子本來就應該聽大人的」,一口咬定不要買這些扮家家酒的玩具,應該買些益智類的玩具才是,隨即拿著1個玩具到櫃檯結帳。
媽媽不覺得自己這樣有何不對,但是爸爸卻常因此和媽媽爭吵,認為長期下來,將會導致孩子無法有效建立自主能力。
自家解決辦法
因為很難改變媽媽自身性格,為降低2人爭吵機率,評估過後,只能先採取消極做法,也就是教養孩子相關事務皆讓父親負責,媽媽暫時退出教育孩子的領域。
專家評估
黃翠吟表示,父母任何一方實難避開教養責任,即使決定事情、和孩子說道理,讓爸爸去執行,依舊無法避免媽媽的身教足以影響孩子。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基金會北區辦公室主任汪慧玲強調:「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終極教練。」唯有雙方共同參與,才可讓孩子在生活中,自然學習互助能力,若只有單方執行教養觀念,過於孤獨且成效不易彰顯。
教養幼兒時,倘若刻意營造只讓一方主導,並不會有助於提升教養品質,假設媽媽為了刻意不加入教養行列,當孩子向媽媽詢問問題時,媽媽總是回答:「不要問我,去問爸爸!」久而久之,也許孩子會誤以為媽媽是「無能」的,因此,黃翠吟並不建議父母採取此作法。
※專家建議.適時增添選擇性
黃翠吟建議,父母無須過度爭執,因在孩子1歲時,其實自主能力、選擇能力尚未發展完全,此時任何事物皆讓孩子選擇,不見得有助於幼兒建立自主能力。雖然偶爾給予孩子選擇權,可有助於幼兒往後習慣「決策」,然而有時由父母自行判斷也無傷大雅。
但是隨著孩子年紀逐漸成長(約3歲時),的確必須增加孩子「選擇性」面向,可從日常生活,像是選擇進食食材、玩具,延伸到讓孩子自己選擇就讀哪種才藝、上哪所幼稚園等等。藉由詢問幼兒「你的看法如何?」可以間接訓練孩子的思考、判斷能力,當孩子能夠遵行自身選擇,並獲得大家讚許時,也可有效提升幼兒自信心。
汪慧玲提醒家長,讓孩子自行嘗試前,必須先行「引導」、「示範」,做個良好榜樣,從生活中自然而然進行「體驗教育」。
★【小提醒】
問對方式.效果加倍
詢問孩子意見時,不可以用「抽象」形容,以免產生誤導,例如要孩子選擇彈鋼琴或是練跆拳兩種才藝時,應該問:「練鋼琴可以讓你彈出優美樂章」而不是說:「去學鋼琴的話,你會變得很有氣質。」
除此之外,當孩子在選擇題中選出1個答案後,父母必須緊接問:「然後勒?」「為什麼選這個?」從粗淺問題引導至深入問題,有助於孩子更加確認答案,家長也可從孩子回應中,加以確認孩子是否真得知道自己要什麼?
偏心有錯嗎?
【案例3】
曉華和曉銘是1對可愛的雙胞胎,當初夫妻雙方得知將有兩個可愛的小寶貝時,無不欣喜萬分,然而殊不知,這也是其往後必須面對最嚴重的教育問題。媽媽贊成「人皆會偏心」的想法,絲毫不隱藏自己對於曉銘特別寵愛;但希望教養應當等同視之的爸爸,只好給予曉華更多的愛,以彌補其心中缺口,然而,有天,媽媽因為曉華欺負同學而責怪他時,他卻大聲對媽媽說:「反正你最喜歡弟弟啊!我做什麼都不對!」
自家解決辦法
媽媽當下啞口無言,爸爸只好挺身而出,告訴曉華:「不可以對媽媽這麼沒禮貌!」曉華卻哭得更大聲,爸爸緊緊抱住他,但是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安撫他的情緒,脫口說出:「反正爸爸很愛你啊!」
專家評估
雖說都是自己的孩子,但大人本會出現較喜好或較不喜好的狀況,然而若是父母心中明顯感受到自己比較喜歡某一個孩子,且同時又讓不被喜愛的孩子強烈感受到時,容易在其心中產生強烈傷害。
※專家建議.以適當方式給予「愛」
汪慧玲表示,欲改善偏心問題,重點還是必須父母調整心態,千萬不要將自身片面情緒,轉嫁至毫無反抗能力的幼兒身上。
她建議,家長可先了解自身性格特性,像是好動、喜歡貼心等等,接著,必須一再告知自己:「孩子也是獨立個體」其擁有獨特生命特質,或許孩子天性不善於表達,不會做出貼心舉動,但是2個個體相處(此處亦指親子)本來會存有差異,家長應當「面對」差異,互相調整,而非一味逃避面對差異,只接受心性與自己較為接近的孩子,導致孩子產生父母偏心的誤解。
也許你也曾被孩子問:「你是不是比較喜歡哥哥,不喜歡我?」其實每個孩子都需要「愛」與「需求」,但「方式」卻大不相同,有人認為禮物是愛的表現;有人則只是需要1個擁抱,因此,當孩子對父母產生偏心誤解時,父母應當思考是否自己用錯方式傳遞愛的感受,當家中有2個以上孩子時,必須「觀察」孩子之間的差異點,找出最適當的方式,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。
天下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小孩,當你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,不是自身期待的完美雛型時,你即能看見每一個孩子的可愛之處,自然而然,也就沒有偏心與否的問題了!
汪慧玲表示,從以上例子可以發現,當父母雙方教養觀出現分歧時,多半只是調整「教養方式」而非「教養信念」,其實信念影響了教養技巧,若能從內在改變教養信念,父母雙方確認欲帶領孩子前進之方向,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適當教養技巧,因此,建議父母往後當教養想法出現差異時,先溝通雙方教養信念,畢竟教養手法只是技巧,當信念相符後,你會發現教養技巧是可被討論的。
*專家小檔案*
黃翠吟
現職/泰山基金會執行長
汪慧玲
現職/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基金會北區辦公室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