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症於古籍《黃帝內經》中稱為“目不瞑”、“不得眠”、“不得臥”,《難經》始稱“不寐”,最主要的睡眠理論為“陰陽睡眠學說”,在《靈樞‧口問》中云:“陽氣盡,陰氣盛,則目暝;陰氣盡而陽氣盛,則寤矣”,故陰主靜,陽主動;陽氣衰,陰氣盛,則發生睡眠;陽氣盛,陰氣衰,則產生覺醒,因著身體陽氣入裏出表的運動,產生陰陽盛衰的變化而主導了睡眠與覺醒的機制;另《靈樞‧營衛生會》認為老人’不夜瞑’的病機是:“老者之氣血衰,其肌肉枯,氣道澀,五臟之氣相摶,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乏,故晝不精,夜不瞑。”由此知中醫對失眠早有其獨特的理論與見解。
中醫認為失眠的主要病位在腦,但涉及五臟六腑,多以虛證或虛實夾雜為主,治療的原則主為調整陰陽,恢復氣血運行的節律,調治病變所涉及的臟
腑,補其不足瀉其有餘,調其虛實,並可針對不同病因證型來分別應用補益心脾,滋陰降火,交通心腎,疏肝解郁,養血安神,和胃消滯等法,以改善臟腑陰陽失調。治療時先促進入睡,再減少覺醒,最後則為延長睡眠時間,以活血化瘀,健腦安神為主,並以安神定志健腦為基本法則,如養血安神,清心安神,育陰安神,益氣安神等法皆可加以運用,且另一方面仍須注意精神調攝,心理疏導,以消除壓力與緊張。
下列幾種藥膳茶飲亦分別對不同型的失眠患者有所幫助,如:
1. 蓮子茶:具清心、降壓、安神之效,高血壓伴失眠者有效。
2. 棗仁地黃粥:主對於心虛血少,煩躁不寐的失眠者有效。
3. 桂圓酒或桂圓甜湯:對失眠伴有健忘,手足易冰冷者有效。
4. 杞棗酒:對於失眠伴腰酸軟,五心煩熱者,或肝腎陰虛,入睡遲者或
夜卧磨牙者有效。
5. 丹參酒:具有化瘀通竅之功,對於血瘀引起的失眠有效。
除此之外,按不同患者所需,尚可結合按摩推拿法、洗足法或.藥浴法等,交互使用或並用來調理患者身體之氣血陰陽,以使失眠患者能一覺好眠。
但要注意的是,就中醫而言,辨證論治是其治病的依據,由於失眠證型及原因繁多且複雜,有虛有實,亦有虛實夾雜,故必須經由合格中醫師以望聞問切分析其病因病機,然後再藉由辨證論治進而處方用藥,如此才能對症下藥,使中藥發揮最大的功效而又不會產生不良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