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缺C的影響

2009021816:40

十九世紀末,嬰兒壞血病在歐美等國常被報告,主要理由是因為使用加熱過的牛奶,以及維生素C缺乏食物製品所致。在1912年,Holst and Frolisch 等學者在天竺鼠實驗中,成功的引發維生素C缺乏,並且使用食物添加方式治癒。此後被應用在臨床上,以新鮮水果或蔬菜汁補充餵食喝加熱牛奶的嬰兒,便不再有類似案例出現。

目前在美國極少有嬰兒壞血病,只有老人或酒癮者因少有水果或蔬菜攝取較會引起此症;另外,嬰兒若因醫療、經濟及社會理由而減少維生素C攝取者,也是可能的高危險群。因為母體經胎盤傳輸存量之影響,很少有七個月以下嬰兒罹患壞血病,國際間也無嬰兒壞血病發生率相關報告。

嬰兒缺C影響甚鉅

維生素C缺乏主要有以下四個:攝取不足、長期飢荒、極端偏食、錯誤使用水果蔬菜(如過度煮食)。嬰兒壞血病若病情嚴重,可造成心臟衰竭,甚而導致嬰兒猝死;較輕者則視侵犯不同器官引起之出血情形而異。例如:在大腿骨與小腿骨膜下出血,可引起極難忍受的疼痛。
兩歲以下的嬰幼兒(發生的高峰期在6~12月大時),一旦缺乏維生素C即容易引發壞血病,其症狀為最初表現虛弱嗜睡或者激動不安,更換尿片時常會引起大腿激烈疼痛,此一劇痛可能引發假性肢體痲痺,而嬰兒下肢常呈現青蛙腿般姿勢(髖部與膝蓋微屈而外轉),才能感到較舒適;一至三個月後,會出現呼吸短促及四肢關節疼痛,其他症狀還有皮膚變得粗糙、易於瘀青出血、牙齦似海棉般鬆軟而易出血(尤其上門牙)、牙齒易鬆動掉落、傷口不易癒合、情緒變化快等。而口腔乾燥與乾眼症也可能發生。

維生素C缺乏會在身體的腎上腺、血液、微血管壁、結締組織、牙齒、骨頭等器官造成影響。常見的現象有貧血、出血塊、易感冒、流鼻血、消化不良;缺乏一段時間後會發生的疾病包括有黃疸、全身水腫、乏尿、神經病變、發燒、抽搐、血壓偏低、肋軟骨交界鼓起與胸骨向下凹陷(與軟骨症念珠狀突出不同)、骨折與脫臼及眼球下垂(因眼窩出血)等現象。維生素C攝取不足在嬰兒主要後遺症為甲狀腺機能亢進、慢性牙齦炎、肌肉炎、慢性疲勞及體重減輕、骨質退化鈣化不全、發育不良、生長遲滯及感染率增加。
不過,維生素C缺乏症狀應與其他更嚴重疾病,如白血病、敗血性關節炎、兒童身體受虐、骨髓炎、風濕熱、小兒麻痺症等做鑑別診斷。

哪些食物富含維生素C?

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,維生素C對於嬰幼兒每日的建議量為30毫克,成人則為60毫克

主要來源:蔬菜及水果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,例如蘆筍、青椒、菠菜、馬鈴薯及包心菜類等蔬菜,以及檸檬、芭樂、西印度櫻桃、釋迦、奇異果、柑橘類和番茄等水果,都含量豐富。

給爸爸媽媽的幾個建議

1. 沖泡嬰兒奶粉水溫切勿過熱:
臺灣許多家長喜歡以熱水沖泡嬰兒奶粉,殊不知維生素C無法耐受高溫,加熱時間長短對維生素C的破壞有明顯關係;並且會影響抗氧化功能,不可輕忽。為免破壞奶粉中維生素含量與活性,切記不要使用過熱水溫。

2. 切勿過量服用維生素C:
根據醫學研究顯示,長期且過量服用維生素C,可能會造成血管硬化,甚至進而導致腦中風、心肌梗塞等。維生素C在體內的含量過多時,會具有產生自由基的變化,反而抵銷抗氧化功能。

3. 蔬菜烹調過程切勿過熱過久:
因維生素C容易被空氣、光、熱破壞,所以儲存過久或在烹調過程中,都會造成流失。因此蔬菜要冷藏以保持新鮮,快速清洗並且不要浸泡過久,等到要炒之前再切;炒時先加鹽而且不要加太多水,烹調時間不要太長,上桌後要儘快連湯汁一起食用。

4. 水果攝食儘量連表皮一起吃:
水果部分如果可以,就連皮一起吃;如果皮不能吃,則削皮或剝開後儘快食用。打果汁時可加少許鹽,並儘快飲用,若一次喝不完,一定要裝瓶密封冷藏。

5. 快速成長與遭受壓力時要增加攝取:
維生素C需要量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,例如年齡、環境、運動量、感染及發燒等情況。壓力情況例如骨折、感染、手術、拔牙前後、精神病患、生活壓力大的人,需要量也比一般人高。一般情形下,只要飲食均衡,從食物中所獲得的量就可以達到建議量。若是身體情況特殊而造成需求量增加,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C錠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