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T2善用手語 親子溝通零距離

2009061522:12
諮詢/嬰兒手語家族 李艾莉
 
嬰兒手語4大優點
嬰兒手語家族李艾莉說,嬰兒手語起源於1980年的美國,當時著手研究的博士發現,口語期前的幼兒,能藉由手語跟成人溝通,且這對於寶寶語言的學習及智力發展有明顯的助益。
 
1.讓寶寶能主動溝通
學習嬰兒手語,能讓不會說話的寶寶透過動作來主動表達需求及情緒,減少寶寶因無法與大人溝通而產生的挫折感。
 
2.提供視覺刺激
寶寶在學手語的過程,會看到媽咪不斷地拿出物品並比出手勢,對寶寶而言便是一種視覺刺激。
 
3.加強認知能力&記憶力
舉例來說,媽咪拿著蘋果,指著蘋果唸出它的名字時,寶寶就會知道,這個物品叫做“蘋果”,習慣以後,寶寶除可認識該物品,也會記下來,增加其理解能力。
 
4.連結親子關係
瞭解寶寶想說的話,可以減少媽咪猜測他的想法,媽咪和寶寶都能比較有安全感,而在手語互動的過程中,亦能增進親子關係。
 
嬰兒手語入門學
寶寶7個月大時,視覺、記憶、理解、肢體控制的能力都較為成熟,開始有能力去探索這個世界了,建議從這個時候讓寶寶接觸嬰兒手語。李艾莉老師建議媽咪,初期可試著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四處探索,並仔細觀察寶寶對哪些東西感興趣,再適時地指著該物件,說出其名稱的同時比出手語動作,以捕抓寶寶短暫的注意力,幫助他理解物件與媽咪所說出的名字及手勢間的關連性。
 
寶寶一天中最常接觸到的就是吃東西,故建議一開始從「還要」、「吃」、「ㄋㄟㄋㄟ」這三個字學起,當寶寶學會後,再教他更多的手語單字。而若媽媽發現寶寶比出所教的手語時,即使動作不是很正確也要給予鼓勵,讓他往後更有信心且願意將想法表達出來。
 
‧手語初級班
照片提供/李艾莉老師(示範者是艾莉老師的女兒)
 
還要more:雙手指間互處兩次
吃eat:將手合起,好像放食物到嘴裡
ㄋㄟ ㄋㄟ milk:手握拳開合,好像再擠牛奶。親餵的媽媽可將此手勢擺在胸旁
 
手語教學小技巧
教導寶寶手語時,要讓學習藉著遊戲自然地融入生活中,且務必要抓住寶寶的注意力,才不會徒勞無功。下面就告訴媽咪們,何謂是最佳的目光接觸時機:
1.表達型目光接觸
當寶寶吃了一口蘋果泥後,抬起頭來看著媽咪,顯露出一副還想吃的樣子,此時即為表達型目光接觸,媽咪可把握機會,一邊問寶寶說「還要嗎?」,一邊比著「還要」的手語動作,讓寶寶將單字與動作連結起來。
 
2.非刻意性目光接觸
寶寶在無意間將目光轉向媽咪時,媽咪可掌握這短短幾秒的時間,順手拿起一項物品,對寶寶做機會教育。
 
3.指定物目光接觸
倘若有共同的事物吸引了媽咪跟寶寶的注意力時,寶寶通常會轉頭看媽咪,這時媽咪可對著該事物比出手語,同時說出它的名稱。如:當家裡的小狗突然吠叫時,寶寶可能會轉頭看媽咪並指著小狗,此時媽咪就可以指著小狗並比出小狗的手語。
 
手語學習停看聽
除了抓住上述三個目光接觸的教學時機外,進行嬰兒手語也必須配合寶寶的學習意願。假如寶寶正在哭鬧或是在玩玩具時,家長不需要強迫他學習手語,而應把手語教學當成是一種自然的遊戲,在適當的時機讓寶寶接觸,寶寶才不會產生排斥。
 
李艾莉老師提醒家長,以身作則是個很好的教學方式。寶寶天生就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,故他們會時時觀察周遭人物的表情與動作,所以爸比媽咪如果能把嬰兒手語融入在日常生活中,將使學習效果加乘。另外,建議在與寶寶玩遊戲或是講故事的時候,也能適時地加入嬰兒手語,寶寶會在輕鬆的狀況下學到許多新單字喔!
 
注意:
1.嬰兒手語一定要與口語同時搭配,初期最好配合情境或實物,才能幫助寶寶理解。
2.使用左右手全看個人的習慣。
 
★學手語的寶寶語言能力會變差?!
許多研究證實,學習嬰兒手語會促進學習說話的能力而非延誤,李艾莉老師說,在美國,很多語言治療師將手語作為語言發展遲緩兒的治療方式之一。美國衛生研究院贊助的長期研究發現,學習嬰兒手語的孩子在八歲時的智商,比一般的孩子多出了12的IQ值。不過要提醒媽咪,寶寶在學習手語的過程中一定要配合發音,畢竟手語只是個幫助寶寶表達的媒介,而不能完全代替語言,可別本末倒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