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品和回憶一樣重要
以前日產汽車雪納瑞的電視廣告有一句標語是這樣的:「回憶比物品還重要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:製造回憶比購物更能讓自己的人生變美好。而這句話令我感動萬分。但是,如果要我說的話,我會說:「物品和回憶一樣重要。」我們的願望會逐漸虛幻化,而回憶也無法長久保存。各位現在已經當父母了,請問大家還保存著多少小學時代的記憶呢?是不是在邁入30歲時,就已經幾乎遺忘了呢?
不論是多麼強烈的體驗,都會被歲月沖淡。在過去的生活裡,有苦有樂,而那些苦樂都會構築成現在的自己。但是,記憶就是這麼殘酷,真的會令人遺忘一切。雖然是親子之間的重要回憶,還是會逐漸褪色。既然這樣,那起碼要讓時間延長一些。因此,我認為「物品和回憶一樣重要」。不論是漫畫或電玩,甚至是其他父母聽見後會皺眉的東西,我也會買給孩子。
在孩子自己想要的東西中,有很多都是父母認為不必要的。這種心情我也能體會。說到孩子想要的東西,全都是父母不懂得其價值的東西。「為什麼會想要這種東西呢?」、「家裡不是已經有類似的了嗎?」、「反正一下子就玩膩了」,在父母的眼中,孩子想要的東西全都是「不需要的」。但是,父母最好不要抱著「我的人生經驗很豐富,既然我覺得不需要,就一定不需要」這種過度自信的想法。因為藉由買孩子想要的東西給他們,或許孩子會以出乎父母意料的方式來使用或玩樂。
以買兩個相同的東西為例。「之前不是買過一樣的了嗎!買不一樣的啦!」父母的判斷當然正確。但假設是買了兩個洋娃娃的話,孩子就會想出讓洋娃娃彼此對話,或者和朋友交換著玩,這種只有一個洋娃娃時無法進行的玩法。
★Point
孩子會想出和使用說明書上不同的玩法,這正是孩子了不起的地方!
雖然大人無法理解,但既然這樣會讓孩子的笑容增加,或者能刺激孩子的想像力,那麼即使是乍看之下不需要的東西,還是有購買的價值。
讓孩子交報告,想清楚是否真正想要
既然孩子想要,那就一定有確切的理由。例如:因為朋友都有,如果沒有相同的東西,就會遭排擠。姑且不批評這樣的環境,但我們一定可以理解孩子非要不可的心情。但是,那究竟是「真的想要」還是「誤以為想要」,父母必須幫孩子做出判斷。
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目空檔所播放的廣告,都是會刺激孩子想要擁有的玩具廣告。只要看過那些廣告,似乎很難抵抗那些誘惑。如果我是孩子的話,一定第一個投降。話雖如此,我們又不可能把廣告上的所有玩具都買回家。
因此,我們家就訂了一個規則。當孩子有什麼想買的東西時,就要寫報告,列出10個具體理由,探討「為什麼想要那個東西。」而只要孩子能夠列出10項我也能認同的理由,我就會買給他們。寫這份報告需要相當繁雜的作業,但孩子都很認真地在做。
然而,只要不是真正想要的東西,就無法列出10個理由。而當孩子列不出10個理由時,就可以說:「這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,所以我不買。」因此,報告是一項非常有效的說服孩子的工具。在寫報告的過程中,孩子也會領悟到「原來是因為很流行,我才會想要啊。」這就是我們家在孩子上小學之後所立下的規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