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制力與自尊心

2008112314:34
自制力與自尊心是孩子成長期中兩項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。簡單而言,自制力是一種能夠抗拒不當行為、能夠抑制慾望,能夠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能力,有良好的自我形象,負責任的孩子必然有相當的自制能力。
而自制力與誠實、勇氣以及尊重別人等多個方面都有著密切的關聯,因此,它的範圍亦可以引伸到尊重他人、為他人設想、誠實和有勇氣。因此,它可以也包括毅力,以及恪守承諾;亦包括有效處理個人情緒(如憤怒)、培養耐性等。
新一代的孩子很多時的表現,均反映出他們的自制能力不足,不能抗拒誘惑,作出不當的行為,影響人際間的關係,妨礙個人發展,更嚴重甚至作奸犯科。所以,作為家長,不要輕視孩子自制力不足的情況,從少便要作出培養。
至於自尊心,是指懂得自我尊重的人,對於恰當的行為以及得來不易的成就都會有一種滿足感。他們不會認為貶低他人,才可以提高自己身價和備受尊崇。有自尊心的人亦會覺得自私自利、欠缺自制、鹵莽懦弱和不忠不實的行為是錯誤和不值得去做的。懂得自尊的孩子,成長後也會懂得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,自然曉得憑良心行事而問心無愧。
除此之外,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也不愛受別人操縱,他們可以憑無比的忍耐和寬容去面對生活及工作中的困難或挫折,卻不代表他們甘願受別人隨意的擺佈。
有些父母誤把為一些「輸不起」的孩子看作是「自尊心」頗高的人,對一些不能面對挫折的小孩子,說他們「自尊心很強」,其實,他們對自尊心的定義,有不正確的了解。
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,建立自尊心,有自我要求,但與此同時,也要令孩子明白,當我們做事已盡了努力,就算是失敗了,也不用感到羞恥、氣餒或灰心。例如孩子在體育比賽中已竭盡所能,最終卻因對手技高一籌而落敗,作為父母者,應鼓勵孩子不要氣餒和灰心,也不要把落敗看成一件可恥的事。而且,父母也應肯定孩子的努力,並加以讚賞。